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今天小阅给大家以信息技术教育为题的论文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技术领域之一,各国竞相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尽管国家有诸多条文都一再特别强调了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方针,但字面的政策规章与实际的施行操作却是不能并肩而行的。由于受到思想认识薄弱、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资金匮乏、教育制定束缚等因素的制约,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和教师,甚至是学生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给予足够地重视。所以,本小组希望通过“选修模块化教学”方案的调研,能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些许良好的改观。该方案有别于现行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它是将信息技术的内容加以整合,然后以模块为单位来进行划分,学生根据本身的兴趣选择需要学习的教学模块,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针对性教学、小班式教学、兴趣主导的教学。此举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为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是根治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冗余枯燥的诟病——多而不深,泛而不精,梯度模糊,总口难调。
1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
为了获得充分的一手资料,本小组综合考虑教学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选取了西安长安区第一中学、长安区第二中学、长安区第四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为调研样点。以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调研形式对15位信息技术教师及近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采访,并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还实地观摩了信息技术课堂。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还是令人堪忧的!
数据表明,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制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大拦路虎。造成这种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教师、教学单位(包含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信息化教育理念,没有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方针,没有真正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校基础教育长远发展的目标,甚至存在挪用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拨款的情况。在分析调查结果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有64.6%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度一般,还有24.5%的学生觉得学校完全不重视,仅有10.9%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度较高。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数据是:有高达68.2%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想学的内容;第二,应试教育大体制下,信息技术课作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免不了要被学校“打入冷宫”,尤其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被压缩、被占用,课堂教学散漫,学生态度冷淡等现象已经变得习以为常;第三,社会和家庭对信息技术的误解和不重视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有些人甚至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玩电脑,打游戏”,拖了孩子学习的后腿;第四,在教学设备、师资以及考核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硬件设施方面,多数学校的计算机数在100台左右,且计算机设备性能低、兼容性差,硬件设备维护方面欠佳。而在师资力量方面,由于重视程度普遍不足,每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平均数量为3-5个人,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年级有一到两名教师,其实算上几乎不搞教学的,那么实际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少之甚少。考核力度不强也造成了一些教师,还有学生敷衍了事的上课态度。
2 模块化选修式教学式课程
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本小组提出了有别于现行的通识教育的理念的模块化选修式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和分离,然后以模块(例如高级程序语言模块、计算机硬件模块、常用软件模块、网络信息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等等)为单位进行划分,严格制度模块选修的要求(包含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模块包含的学习内容、学习安排、考核标准等),而学生则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自身的兴趣和知识素养,选择适合本身的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在选择本身喜欢的或者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内容,而不是挤“大锅饭”,教师也可以实现“术业有专攻,术业有专教”,起到学生和教师同时减负的目的,还可以改善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冗余枯燥的诟病——多而不深,泛而不精,梯度模糊,总口难调。另一方面此举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为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夯实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以上教学方式(如图2所示),多数持满意态度。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撑。主要在教学设备、师资数量上。通过与校领导及教师的深入沟通,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这种模式现在还无法实行,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不足、师资较少两个方面,另外,课程的安排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建议
3.1 教育部门应正确引导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教育部门为了升学率而产生的对各学科之间的不公平待遇,是影响社会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忽视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思想上让社会认识到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是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便是为这样的思想认识开路铺砖。甚至,本小组认为: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学校的重视度,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考核。
3.2 合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寓教于乐的课,作为每周只有一课时的“副科”,要给学生一个尺度,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从而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认识。其中,关于这个尺度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不削弱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学习的兴趣,更不滋长和放纵学生贪玩的毛病,这是值得信息技术教育甚至是课改教育去深思的问题。
3.3 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并重
此处所指的实践活动,绝不是单纯说课堂上让学生本身动手操作,而是加入了社会实习等内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很特别强调技能的课,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另外,让学生参与社会实习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目前,科学技术多多少少总是要和信息技术挂钩的,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这个纽带去接触科学和科学技术,对国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意义是非凡的。
3.4 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提升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淘汰速度是令人咋舌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具备很强的自我更新大脑数据库的能力,能够成为件和硬件方面可以“软硬兼施”,在新兴技术和基本理论方面可以“新老交替”的教学好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训和自我充电,多去了解新兴的信息技术,努力去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善于汲取优秀的教学方法。
3.5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这是一个信息检索的时代,人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也正是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所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包含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结语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无形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文化水平标志。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在实践中切实培养专门性人才。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科交叉和发展、自主学习等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外加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小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学习和了解,从而辅助其他科目及其知识的学习,这样必将事半功倍。
上一篇:如何学好语文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