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来自 灰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与有理数对应的是无理数,如根号2无法用整数比表示。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有限或为无限循环。一起看看《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Aa6阅下文库

《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Aa6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Aa6阅下文库

【知识与能力目标】Aa6阅下文库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Aa6阅下文库

【过程与方法目标】Aa6阅下文库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Aa6阅下文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a6阅下文库

要求学生树立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学习态度,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协作精 神,撰写小论文进一步了解数的发展历史。Aa6阅下文库

教学重难点Aa6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Aa6阅下文库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Aa6阅下文库

【教学难点】Aa6阅下文库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Aa6阅下文库

课前准备Aa6阅下文库

复习正负数,尝试将之前学过的数进行合理的分类。Aa6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Aa6阅下文库

探索新知Aa6阅下文库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Aa6阅下文库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Aa6阅下文库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Aa6阅下文库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Aa6阅下文库

例如:Aa6阅下文库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Aa6阅下文库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Aa6阅下文库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Aa6阅下文库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Aa6阅下文库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Aa6阅下文库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画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Aa6阅下文库

练一练Aa6阅下文库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Aa6阅下文库

2、教科书第8页练习。Aa6阅下文库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Aa6阅下文库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Aa6阅下文库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Aa6阅下文库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Aa6阅下文库

创新探究Aa6阅下文库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Aa6阅下文库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Aa6阅下文库

Aa6阅下文库

小结与作业Aa6阅下文库

课堂小结Aa6阅下文库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Aa6阅下文库

1、有理数是怎样定义的?Aa6阅下文库

2、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具体是怎样分类的?Aa6阅下文库

3、有理数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什么?Aa6阅下文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Aa6阅下文库

作业Aa6阅下文库

教科书第14页习题1.2第1题Aa6阅下文库

板书设计Aa6阅下文库

Aa6阅下文库

《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Aa6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Aa6阅下文库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Aa6阅下文库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Aa6阅下文库

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Aa6阅下文库

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Aa6阅下文库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Aa6阅下文库

教学建议Aa6阅下文库

(一)重点、难点分析Aa6阅下文库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难点是法则的理解。Aa6阅下文库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Aa6阅下文库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Aa6阅下文库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Aa6阅下文库

(二)知识结构Aa6阅下文库

(三)教法建议Aa6阅下文库

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Aa6阅下文库

2.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Aa6阅下文库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Aa6阅下文库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Aa6阅下文库

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Aa6阅下文库

6.在探讨导出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Aa6阅下文库

教学设计示例Aa6阅下文库

(第一课时)Aa6阅下文库

教学目的Aa6阅下文库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Aa6阅下文库

2.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Aa6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与难点Aa6阅下文库

重点:熟练应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Aa6阅下文库

难点:法则的理解.Aa6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Aa6阅下文库

(一)复习提问Aa6阅下文库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Aa6阅下文库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Aa6阅下文库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Aa6阅下文库

-3与-2;|3|与|-3|;|-3|与0;Aa6阅下文库

-2与|+1|;-|+4|与|-3|.Aa6阅下文库

(二)引入新课Aa6阅下文库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运算.Aa6阅下文库

(三)进行新课 (板书课题)Aa6阅下文库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Aa6阅下文库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Aa6阅下文库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Aa6阅下文库

1.同号两数相加Aa6阅下文库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Aa6阅下文库

5+3=8Aa6阅下文库

用数轴表示如图Aa6阅下文库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Aa6阅下文库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Aa6阅下文库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Aa6阅下文库

(-5)+(-3)=-8Aa6阅下文库

用数轴表示如图Aa6阅下文库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Aa6阅下文库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Aa6阅下文库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Aa6阅下文库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Aa6阅下文库

(-4)+(-5)=-( ),…取相同的符号Aa6阅下文库

4+5=9……把绝对值相加Aa6阅下文库

∴ (-4)+(-5)=-9.Aa6阅下文库

口答练习:Aa6阅下文库

(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Aa6阅下文库

(2)(-20)+(-13)=?Aa6阅下文库

(3)Aa6阅下文库

2.异号两数相加Aa6阅下文库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Aa6阅下文库

5+(-5)=0Aa6阅下文库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Aa6阅下文库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Aa6阅下文库

就是 5+(-3)=2.Aa6阅下文库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Aa6阅下文库

就是 3+(-5)=-2.Aa6阅下文库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Aa6阅下文库

最后归纳Aa6阅下文库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Aa6阅下文库

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Aa6阅下文库

8>5Aa6阅下文库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Aa6阅下文库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Aa6阅下文库

∴(-8)+5=-3.Aa6阅下文库

口答练习Aa6阅下文库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Aa6阅下文库

(-4)+7=3(℃)Aa6阅下文库

3.一个数和零相加Aa6阅下文库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Aa6阅下文库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Aa6阅下文库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Aa6阅下文库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Aa6阅下文库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Aa6阅下文库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Aa6阅下文库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Aa6阅下文库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Aa6阅下文库

(3)一个数和零相加.Aa6阅下文库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Aa6阅下文库

(四)例题分析Aa6阅下文库

例1 计算(-3)+(-9).Aa6阅下文库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Aa6阅下文库

解:(-3)+(-9)=-12.Aa6阅下文库

例2Aa6阅下文库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Aa6阅下文库

解:Aa6阅下文库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Aa6阅下文库

(五)巩固练习Aa6阅下文库

1.计算(口答)Aa6阅下文库

(1)4+9; (2) 4+(-9); (3)-4+9; (4)(-4)+(-9);Aa6阅下文库

(5)4+(-4); (6)9+(-2); (7)(-9)+2; (8)-9+0;Aa6阅下文库

2.计算Aa6阅下文库

(1)5+(-22); (2)(-1.3)+(-8)Aa6阅下文库

(3)(-0.9)+1.5; (4)2.7+(-3.5)Aa6阅下文库

《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Aa6阅下文库

一、 知识与能力Aa6阅下文库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会判别一个有理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Aa6阅下文库

二、过程与方法Aa6阅下文库

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思想。Aa6阅下文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a6阅下文库

通过对有理数的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Aa6阅下文库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Aa6阅下文库

在引入了负数后,本课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宜过多展开。Aa6阅下文库

教学准备Aa6阅下文库

用电脑制作动画体现有理数的分类过程。Aa6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Aa6阅下文库

四、课堂引入Aa6阅下文库

1、我们把小学里学过的数归纳为整数与分数,引进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将如何归类?Aa6阅下文库

2.举例说明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Aa6阅下文库

3.如果由A地向南走3千米用3千米表示,那么-5千米表示什么意义?Aa6阅下文库

4.举两个例子说明+5与-5的区别。Aa6阅下文库

Aa6阅下文库

《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Aa6阅下文库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 最近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Aa6阅下文库

★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Aa6阅下文库

★ 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Aa6阅下文库

★ 人教七年级上数学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 华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 华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Aa6阅下文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5元/次
支付宝支付
免费下载
公众号:土木建设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