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

来自 灰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5篇)Zbv阅下文库

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闲,书本是我真诚的伙伴。生活于善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学习。Zbv阅下文库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Zbv阅下文库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篇1】

Zbv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Zbv阅下文库

知识目标:Zbv阅下文库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Zbv阅下文库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Zbv阅下文库

能力目标:Zbv阅下文库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Zbv阅下文库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Zbv阅下文库

情感目标:Zbv阅下文库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Zbv阅下文库

教学建议Zbv阅下文库

教材分析Zbv阅下文库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Zbv阅下文库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Zbv阅下文库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Zbv阅下文库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Zbv阅下文库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Zbv阅下文库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Zbv阅下文库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Zbv阅下文库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Zbv阅下文库

通过[实验7-5],利用最新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Zbv阅下文库

教学建议Zbv阅下文库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Zbv阅下文库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Zbv阅下文库

教学设计方案Zbv阅下文库

重点:Zbv阅下文库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Zbv阅下文库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Zbv阅下文库

难点:Zbv阅下文库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Zbv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Zbv阅下文库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Zbv阅下文库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Zbv阅下文库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Zbv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Zbv阅下文库

[结论]Zbv阅下文库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Zbv阅下文库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Zbv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Zbv阅下文库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Zbv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Zbv阅下文库

[结论]Zbv阅下文库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Zbv阅下文库

(2)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Zbv阅下文库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Zbv阅下文库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Zbv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Zbv阅下文库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Zbv阅下文库

(投影)提供数据:Zbv阅下文库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Zbv阅下文库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Zbv阅下文库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Zbv阅下文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Zbv阅下文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四)总结、扩展Zbv阅下文库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Zbv阅下文库

(2)扩展练习:试判断:Zbv阅下文库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Zbv阅下文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Zbv阅下文库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Zbv阅下文库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Zbv阅下文库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篇2】

Zbv阅下文库

一、课标要求Zbv阅下文库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Zbv阅下文库

二、教学目标Zbv阅下文库

(一)知识与技能Zbv阅下文库

⒈ 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Zbv阅下文库

⒉ 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Zbv阅下文库

⒊ 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Zbv阅下文库

⒋ 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Zbv阅下文库

(二)过程与方法Zbv阅下文库

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Zbv阅下文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Zbv阅下文库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Zbv阅下文库

三、重点和难点Zbv阅下文库

(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Zbv阅下文库

(二)教学难点:萃取Zbv阅下文库

四、设计思路Zbv阅下文库

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先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Zbv阅下文库

五、仪器、药品Zbv阅下文库

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Zbv阅下文库

六、教学过程Zbv阅下文库

教学进程Zbv阅下文库

教师活动Zbv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Zbv阅下文库

活动目标Zbv阅下文库

及说明Zbv阅下文库

问题引入Zbv阅下文库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过滤、蒸发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种分离和提纯方法。首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试利用桌上的仪器,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Zbv阅下文库

倾听、思考。Zbv阅下文库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Zbv阅下文库

实验探究Zbv阅下文库

巡视,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Zbv阅下文库

实验、讨论。Zbv阅下文库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Zbv阅下文库

问题情境Zbv阅下文库

通过实验,同学们利用了哪些方法将油水混合物进行了分离?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又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Zbv阅下文库

个别回答:有两种方法,倾倒法和用胶头滴管吸取油层。他们都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分离的。倾倒法较快但不能很彻底分离,而滴管吸取虽效果较好但很慢。Zbv阅下文库

学会总结和分析。Zbv阅下文库

过渡Zbv阅下文库

的确我们需要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刚才同学们的两种方法虽能够实现分离,但不是最佳的分离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也是利用刚才的原理来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方法——分液。Zbv阅下文库

倾听、思考。Zbv阅下文库

介绍分液漏斗,演示分液操作(分离油水混合物)。Zbv阅下文库

⑴ 分液漏斗Zbv阅下文库

球形分液漏斗——滴加反应液Zbv阅下文库

锥形分液漏斗——分液Zbv阅下文库

⑵ 分液操作Zbv阅下文库

①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Zbv阅下文库

② 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静置(如教材p9 图1-8)Zbv阅下文库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Zbv阅下文库

④ 把上层液体(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Zbv阅下文库

倾听、观察和思考。Zbv阅下文库

介绍分液漏斗和分液操作。Zbv阅下文库

实战演练Zbv阅下文库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Zbv阅下文库

练习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油水混合物。Zbv阅下文库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和分液操作。Zbv阅下文库

总结归纳Zbv阅下文库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分液漏斗,也初步学会了分液操作。那么你能否总结出分液的适用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Zbv阅下文库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Zbv阅下文库

学会归纳。Zbv阅下文库

知识介绍Zbv阅下文库

介绍碘水和四氯化碳。Zbv阅下文库

碘水是碘的水溶液,水中由于溶解了碘而溶液颜色呈棕黄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Zbv阅下文库

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熔剂,无色液体,不溶解于水,密度比水大。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Zbv阅下文库

倾听。Zbv阅下文库

了解新知。Zbv阅下文库

实验探究Zbv阅下文库

下面,请大家把四氯化碳加入碘水中、振荡,注意观察、比较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象,从这个实验你能有什么启发?Zbv阅下文库

实验、观察现象、相互交流。个别回答:振荡前上层棕黄色,下层无色,振荡后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碘会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Zbv阅下文库

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Zbv阅下文库

探索新知Zbv阅下文库

其实刚才大家所做的实验就是从碘水中用四氯化碳萃取碘。那么你能否归纳出萃取的定义呢?Zbv阅下文库

倾听、思考、交流。个别回答: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别,用溶解度叫大的溶剂把溶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操作叫萃取。Zbv阅下文库

学会归纳。Zbv阅下文库

在萃取中,溶解度较大的溶剂我们把它称做萃取剂,那么可以用作萃取剂的物质有那些特殊的要求?请从刚才的实验进行思考。Zbv阅下文库

思考、交流。个别回答:①与原溶剂互不溶;②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③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Zbv阅下文库

学会分析,由特殊到一般。Zbv阅下文库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篇3】

Zbv阅下文库

学习目标Zbv阅下文库

知识与技能:Zbv阅下文库

1、掌握钠、铝分别跟O2反应的有关性质Zbv阅下文库

2、了解铝的还原性,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过程与方法:Zbv阅下文库

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跟氧气、水等反应)Zbv阅下文库

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Zbv阅下文库

1、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Zbv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Zbv阅下文库

1、钠与氧气、水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2、铝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预习纲要Zbv阅下文库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1.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Zbv阅下文库

2.镁条燃烧、Zbv阅下文库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Zbv阅下文库

4.镁条与盐酸反应。Zbv阅下文库

【思考与讨论】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Zbv阅下文库

等发生反应。Zbv阅下文库

课堂导学Zbv阅下文库

一、钠的化学性质Zbv阅下文库

(一)钠与氧气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实验-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一块金属钠,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Zbv阅下文库

【实验—2】把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并加热。Zbv阅下文库

记录观察的现象:1、刚开始切割面有,迅速变,Zbv阅下文库

生成白色的(化学式为)Zbv阅下文库

解释:Zbv阅下文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2、加热时钠首先接着,产生火焰,Zbv阅下文库

生成色的(化学式为)。Zbv阅下文库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二)钠与水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实验—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Zbv阅下文库

实验操作现象原因Zbv阅下文库

用镊子取一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取其表面的煤油,投入到滴有几滴酚酞的冷水烧杯中Zbv阅下文库

1、钠在水面Zbv阅下文库

Zbv阅下文库

2、钠成光亮的小球Zbv阅下文库

3、小球在水面上Zbv阅下文库

4、发出的响声,最后小球消失Zbv阅下文库

5、水溶液变色9、钠的密度Zbv阅下文库

10、钠的熔点Zbv阅下文库

11、反应剧烈产生的Zbv阅下文库

推动小球移动Zbv阅下文库

12、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气体Zbv阅下文库

13、有物质生成Zbv阅下文库

实验结论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Zbv阅下文库

反应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离子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问】实验室如何保存钠?保存的目的?Zbv阅下文库

二、铝的化学性质Zbv阅下文库

(一)铝与氧气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实验—4】1、用坩埚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Zbv阅下文库

记录观察现象:Zbv阅下文库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用坩埚夹住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Zbv阅下文库

记录观察现象:Zbv阅下文库

解释:Zbv阅下文库

【问】这两个实验在操作上的不同点:Zbv阅下文库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结论】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镁等)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Zbv阅下文库

(二)铝和强碱溶液(NaOH)反应:(看视频)Zbv阅下文库

化学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离子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基础过关Zbv阅下文库

一、选择题Zbv阅下文库

1.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Zbv阅下文库

A.保存在水中Zbv阅下文库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Zbv阅下文库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Zbv阅下文库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Zbv阅下文库

2.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Zbv阅下文库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Zbv阅下文库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Zbv阅下文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Zbv阅下文库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棕色的固体Zbv阅下文库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Zbv阅下文库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Zbv阅下文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Zbv阅下文库

4.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Zbv阅下文库

A.Na2O B.NaOH C.Na2CO3 D.NaClZbv阅下文库

5.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Zbv阅下文库

A.Na B.NaCl C.NaOH D.Na2OZbv阅下文库

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Zbv阅下文库

A. NaOH B. Na2O C. Na2O2 D. NaHCO3Zbv阅下文库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Zbv阅下文库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Zbv阅下文库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Zbv阅下文库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Zbv阅下文库

A.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bv阅下文库

B. 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Zbv阅下文库

C. 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Zbv阅下文库

D. 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Zbv阅下文库

9、将绿豆大小的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bv阅下文库

课后作业:见练习册Zbv阅下文库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篇4】

Zbv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Zbv阅下文库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Zbv阅下文库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Zbv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Zbv阅下文库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Zbv阅下文库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Zbv阅下文库

教学用品Zbv阅下文库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Zbv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Zbv阅下文库

(提问)Zbv阅下文库

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Zbv阅下文库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Zbv阅下文库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Zbv阅下文库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Zbv阅下文库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Zbv阅下文库

(板书)第一节 空气Zbv阅下文库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Zbv阅下文库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Zbv阅下文库

(提问)Zbv阅下文库

①实验现象Zbv阅下文库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Zbv阅下文库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Zbv阅下文库

(板书)Zbv阅下文库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Zbv阅下文库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Zbv阅下文库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Zbv阅下文库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Zbv阅下文库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Zbv阅下文库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Zbv阅下文库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Zbv阅下文库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Zbv阅下文库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Zbv阅下文库

(讲解)Zbv阅下文库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Zbv阅下文库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Zbv阅下文库

特色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篇5】

Zbv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Zbv阅下文库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Zbv阅下文库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Zbv阅下文库

能力目标Zbv阅下文库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Zbv阅下文库

情感目标Zbv阅下文库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Zbv阅下文库

教材分析Zbv阅下文库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Zbv阅下文库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Zbv阅下文库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Zbv阅下文库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Zbv阅下文库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Zbv阅下文库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Zbv阅下文库

教法建议Zbv阅下文库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Zbv阅下文库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Zbv阅下文库

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Zbv阅下文库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Zbv阅下文库

3.紧密联系实际。Zbv阅下文库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Zbv阅下文库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Zbv阅下文库

教学设计示例Zbv阅下文库

课题:钠的化合物Zbv阅下文库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Zbv阅下文库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Zbv阅下文库

教学过程Zbv阅下文库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Zbv阅下文库

1.钠的氧化物Zbv阅下文库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Zbv阅下文库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Zbv阅下文库

演示[实验 2-6]用棉花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Zbv阅下文库

①Na2O、Na2O2与水反应Zbv阅下文库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气)Zbv阅下文库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Zbv阅下文库

②Na2O2、Na2O与CO2作用Zbv阅下文库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气)Zbv阅下文库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Zbv阅下文库

[讨论]Zbv阅下文库

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Zbv阅下文库

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Zbv阅下文库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Zbv阅下文库

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Zbv阅下文库

[补充实验]Na2O2溶于水后Zbv阅下文库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Zbv阅下文库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Zbv阅下文库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Zbv阅下文库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Zbv阅下文库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Zbv阅下文库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Zbv阅下文库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Zbv阅下文库

①展示Na2CO3 、NaHCO3样品,做溶解性实验。Zbv阅下文库

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Zbv阅下文库

a.Na2CO3 、NaHCO3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Zbv阅下文库

b.Na2CO3 、NaHCO3、CO的热稳定性实验Zbv阅下文库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Zbv阅下文库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Zbv阅下文库

CO2+CaCO3+H2O= Ca(HCO3)2Zbv阅下文库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Zbv阅下文库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质:Zbv阅下文库

Na2CO3+CO2+H2O= 2NaHCO3Zbv阅下文库

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Zbv阅下文库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Zbv阅下文库

总结、扩展:Zbv阅下文库

(1)总结Zbv阅下文库

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Zbv阅下文库

(2)扩展Zbv阅下文库

根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 、H2O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 H2、 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Zbv阅下文库

根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Zbv阅下文库

布置作业:Zbv阅下文库

1.补充作业Zbv阅下文库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Zbv阅下文库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Zbv阅下文库

(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Zbv阅下文库

①残留固体质量,Zbv阅下文库

②n值,Zbv阅下文库

③NaHCO3质量Zbv阅下文库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CO2?Zbv阅下文库

(5)200℃时,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Zbv阅下文库

Zbv阅下文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