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案

来自 路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知识。一起看看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案!欢迎查阅!eD1阅下文库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案1eD1阅下文库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eD1阅下文库

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知识。即三个中心问题:eD1阅下文库

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eD1阅下文库

2、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eD1阅下文库

3、人体内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eD1阅下文库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排泄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eD1阅下文库

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理解。eD1阅下文库

(二)教学目标eD1阅下文库

1、知识目标:eD1阅下文库

(1)认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eD1阅下文库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呼吸频率及肺活量的概念。eD1阅下文库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掌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组织里的气体eD1阅下文库

交换。eD1阅下文库

2、能力目标:eD1阅下文库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推理思维能力。eD1阅下文库

3、德育目标:eD1阅下文库

培养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eD1阅下文库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eD1阅下文库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eD1阅下文库

重点:1、肺的结构和功能eD1阅下文库

2、呼吸运动的过程eD1阅下文库

3、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eD1阅下文库

分析:eD1阅下文库

(1)肺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生物学观点的建立。eD1阅下文库

(2)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知识的重点。该原理需要通过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点。eD1阅下文库

(3)呼吸运动解决的是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如何交换问题,无论从知识的完整性来看,还是从能力的培养来看,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应作为本节的重点。eD1阅下文库

难点:1、呼吸运动的过程eD1阅下文库

2、扩散作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eD1阅下文库

分析:eD1阅下文库

(1)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学生还没有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入"肺内。eD1阅下文库

(2)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而扩散作用这个物理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教给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也是有一定困难的。eD1阅下文库

二、教学方法eD1阅下文库

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eD1阅下文库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eD1阅下文库

自学导思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eD1阅下文库

教材中的肋骨运动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不够形象,很难形成知识的迁移。而媒体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eD1阅下文库

三、学习方法指导eD1阅下文库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eD1阅下文库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D1阅下文库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eD1阅下文库

4、学会用系统表、表格、图解表来总结,便于记忆。eD1阅下文库

四、教学程序eD1阅下文库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应用。eD1阅下文库

教学eD1阅下文库

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eD1阅下文库

引言1、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eD1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eD1阅下文库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eD1阅下文库

2.气体的进入是由哪个系统来完成的?通过生活常识来设问,激发了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课题,eD1阅下文库

新知识学习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设问:eD1阅下文库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eD1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eD1阅下文库

学生自学教材,观察教材中的系统模式图,观察人体模型,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忆,提醒三点:eD1阅下文库

①看书和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通路。eD1阅下文库

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eD1阅下文库

③注意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eD1阅下文库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实际来学习,使学生感到能为自己的健康服务,从而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的兴趣。eD1阅下文库

提醒学生观察图形、模型时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观察,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eD1阅下文库

重点突出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eD1阅下文库

设问:eD1阅下文库

1、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有何特点?eD1阅下文库

2、鼻涕和痰是怎样产生的?eD1阅下文库

3、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eD1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eD1阅下文库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eD1阅下文库

设问:eD1阅下文库

1、肺的功能是什么?eD1阅下文库

2、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eD1阅下文库

学生活动:eD1阅下文库

学生观察猪肺实物,观察肺的层层放大图,自学肺的结构特点,开展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教师评价。eD1阅下文库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案2eD1阅下文库

教学目标eD1阅下文库

知识与能力eD1阅下文库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eD1阅下文库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eD1阅下文库

过程与方法eD1阅下文库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eD1阅下文库

4.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eD1阅下文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D1阅下文库

5.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eD1阅下文库

6.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eD1阅下文库

教学重点、难点eD1阅下文库

重点:eD1阅下文库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eD1阅下文库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eD1阅下文库

难点:eD1阅下文库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eD1阅下文库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eD1阅下文库

课时安排:1课时eD1阅下文库

教学步骤eD1阅下文库

一、情景导入:eD1阅下文库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作为生物的社会)eD1阅下文库

二、作者:eD1阅下文库

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同时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代表作品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这部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23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据说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文章就是这部书中的一个精彩章节。eD1阅下文库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eD1阅下文库

现在,同学们先仔细地阅读一遍这篇文章,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当然,在阅读时首先要疏通生字:eD1阅下文库

1、字词注音:eD1阅下文库

鳟(zūn)鱼蚁冢(zhǒng)苜蓿(mùxu)鲱(fēi)鱼蹩(béi)脚eD1阅下文库

2、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把握本文写作思路:eD1阅下文库

教师: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科普论文,那说明文一般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然后再运用各种方法、事例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最后则是升华主题吧,那这篇文章作者是要说明什么呢?请同学们紧跟老师的提问,积极思考,回答问题:eD1阅下文库

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部分,大家看一下,第一段写的是什么?eD1阅下文库

学生:(医学家举行年会的情景)eD1阅下文库

教师:他是怎样描述的呢?他把他们比喻成了什么?eD1阅下文库

学生:(群居性昆虫大聚会。同样是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每隔一段时间,那群体都要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eD1阅下文库

教师:作者开篇把人类比作是蚂蚁,由人类社会的的活动情景联想到了生物社会的活动,引出了所要探讨的话题。eD1阅下文库

再看一下第二段,写的是什么?eD1阅下文库

学生:(传统生物学界的看法:“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物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非常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是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eD1阅下文库

教师:那他们为什么是非常糟糕的态度呢?eD1阅下文库

学生:(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eD1阅下文库

教师:那作者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的呢?我们可以从哪一句话看出?eD1阅下文库

学生:(“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以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作者这里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正好形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eD1阅下文库

3、现在,请同学们总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完成,教师明确)eD1阅下文库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eD1阅下文库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eD1阅下文库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eD1阅下文库

四、全文主体部分探究:eD1阅下文库

1、接下来快速的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都提到了哪些生物?在作者眼里,生物的社会是怎样的?eD1阅下文库

(主要有蚂蚁、蜜蜂、鲱鱼和粘菌细胞等,在作者眼里,它们好比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组织,有纪律,能做到事半功倍。)eD1阅下文库

2、安排趣味性讨论:根据课文,分小组讨论,假设你们是一群蚂蚁、一群蜜蜂、一群鲱鱼或粘菌细胞,为了维持生计,你们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同学们可以尽量的发挥想象。eD1阅下文库

设置预案如下:eD1阅下文库

(①蚂蚁组:我们蚂蚁家族人丁兴旺,是个大家庭。我们培植真菌,喂养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我们的同类织巢蚁属还会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我们利用智慧觅食,结合集体的力量搬动食物。在建造蚁时,我们会集体搜集树枝,作好统筹规划,通力合作,先砌墙,再盖顶,遇到障碍时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我们的生活忙碌而充实。eD1阅下文库

②蜜蜂组: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工蜂会外出寻找花蜜,通过形态各异的优美舞姿向同伴传递信息。工蜂在筑巢时会共同协作,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当我们的家庭成员壮大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会处动分化成两支数量相等的团队,一支追随老蜂王,一支跟随新蜂王,组建成两个和谐美满的家庭。eD1阅下文库

③细胞组:别看我们是微生物,我们的力量可不小!在我们的幼年时期,我们是一个个独立的阿米巴状细胞,我们吞吃细菌,彼此疏远,不相往来。可是当我们的长官----一些特殊细胞放出聚集素后,我们会闻令赶来,聚成一个星状细胞,彼此融合,构成一个动作迟缓而又结实的小虫子,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实体,由它负责繁衍后代,此后,我们的子孙继续重复我们的生活方式。eD1阅下文库

④鲱鱼组:我们和其他鱼群一样,集体行动,共同抵御处敌入侵。当我们聚在一处时,我们的功能胜似一个多头组成的巨大生物。)eD1阅下文库

五、拓展探究:eD1阅下文库

1、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作者的观点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是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还举了几个例子,蚂蚁、蜜蜂、鲱鱼和粘菌细胞等。结合这些事例,联想我们人类,你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eD1阅下文库

(这些事例都说明,许多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等级有秩序,有很多社会行为,腿死嘁谎,有等级有秩序,有很多社会行为,它们进行群体生活,能思考有智慧,共同经营起一个大家庭,它们同人类一样,经常是相互依存,同步活动的。它们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人类应当学习它们的团队精神。?nbsp;eD1阅下文库

2、在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特点?eD1阅下文库

(“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压压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依据这种情形,在建造蚁的时候,它们可以做到先筑墙,然后再盖顶,碰到障碍时,会自己用智慧解决问题;白蚁更是奇特,它们在建造美丽的拱券的时候,往往利用群体力量,像艺术家一样地完成任务。蜜蜂觅食跳舞。)eD1阅下文库

(“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开始了。”)eD1阅下文库

4、再看第三部分,作者指出了,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我们人类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我们没有真正的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eD1阅下文库

5、最后,作者以科研为例,引用了人士的观点,再一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希望科学研究能有多一点的交流。eD1阅下文库

六、课堂小结eD1阅下文库

同学们,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为在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eD1阅下文库

附:学生可能存在的其余问题:(可作为自习辅导内容)eD1阅下文库

一、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eD1阅下文库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欺也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eD1阅下文库

二、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eD1阅下文库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eD1阅下文库

明确: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eD1阅下文库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eD1阅下文库

明确: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eD1阅下文库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eD1阅下文库

明确: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eD1阅下文库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脚的神经节而已。eD1阅下文库

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eD1阅下文库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eD1阅下文库

明确: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eD1阅下文库

三、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eD1阅下文库

【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eD1阅下文库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案3eD1阅下文库

一、教学目标eD1阅下文库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eD1阅下文库

2、能力目标: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eD1阅下文库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情。eD1阅下文库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eD1阅下文库

三、教学难点:休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eD1阅下文库

四、课时安排:1课时eD1阅下文库

五、教学步骤eD1阅下文库

(一)情景导入eD1阅下文库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eD1阅下文库

(二)作家作品简介eD1阅下文库

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癌症纪念中心斯隆一凯特林癌症研究所所长,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eD1阅下文库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eD1阅下文库

明确:eD1阅下文库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举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eD1阅下文库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eD1阅下文库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eD1阅下文库

(四)合作探究eD1阅下文库

1.第一段作者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eD1阅下文库

明确: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eD1阅下文库

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eD1阅下文库

2.第二段作者说到生物学界对“人与动物相似”的观点是什么?eD1阅下文库

明确:“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eD1阅下文库

3.但是,作者摆了一个怎样的事实与观点?eD1阅下文库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唯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类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他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eD1阅下文库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部分,找出作者举出了哪些动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eD1阅下文库

明确: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eD1阅下文库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说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全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eD1阅下文库

5.接下来我们再来具体地看第二部分的内容,第四段为什么作者一开始就来了这样两句“最让我们不安的是”“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eD1阅下文库

明确:作者这样说,是模仿传统生物学家的语气,妆他们的逻辑来说的。传统生物学家们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这一事实,作者这样的叙述充满了调侃与讽刺。eD1阅下文库

6.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eD1阅下文库

明确: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eD1阅下文库

7、大家觉得课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eD1阅下文库

明确: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eD1阅下文库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类其实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我们人类却出现什么样的状况?eD1阅下文库

明确:“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虽然比动物更具社会性,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联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与才能。eD1阅下文库

9、最后,作者对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eD1阅下文库

明确:“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是、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晨,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作者希望科学研究能够多一点交流,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eD1阅下文库

(五)能力提升eD1阅下文库

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eD1阅下文库

明确: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eD1阅下文库

(六)规律总结eD1阅下文库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eD1阅下文库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欺也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eD1阅下文库

(七)学与练: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eD1阅下文库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eD1阅下文库

明确: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做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eD1阅下文库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eD1阅下文库

明确: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eD1阅下文库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eD1阅下文库

明确: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eD1阅下文库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脚的神经节而已。eD1阅下文库

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eD1阅下文库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缉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eD1阅下文库

明确: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eD1阅下文库

(八)课堂小结eD1阅下文库

同学们,原来生物界还有这么多我们不曾了解的内涵,人类千万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我们为在既要强调个体的智慧,也要重视群体的智慧,因为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同学们学习也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eD1阅下文库

(九)板书设计eD1阅下文库

蚂蚁   能思考      科学发展eD1阅下文库

密蜂   有智慧             人类社会eD1阅下文库

生物社会    黏菌   靠集体      探索新解eD1阅下文库

鲱鱼eD1阅下文库

生物的社会组织同人类的极为相似eD1阅下文库

eD1阅下文库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eD1阅下文库

★ 关于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总汇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教案4篇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教学方案五篇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模板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人教版模板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总汇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教案模板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模板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模板eD1阅下文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教案模板eD1阅下文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