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方朋友拜访礼仪差异

来自 珠珠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

拜访是指人们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中到朋友、亲戚或者陌生人的住所或工作单位去看望、办事等方面的社交活动.跨国界和文化的交际活动要求人们要了解别国的文化,入乡随俗,以保持彼此间的友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西方朋友拜访礼仪差异,方便大家学习。7xH阅下文库

称谓称呼方面7xH阅下文库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7xH阅下文库

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而在中国,人们喜欢加上职位,__经理,__总裁等。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头衔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高级宗教人士等。7xH阅下文库

交际语言方面7xH阅下文库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握手或行拱手礼,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在我国除了见面和告辞时使用,在表示祝贺、感谢或互相鼓励时也使用。发展到现在,被简单的“你好”,“再见”所取代。7xH阅下文库

可是西方的贴面礼、亲吻礼、吻身礼,让国人仍很不习惯接受。中国在见面时喜欢客套的问去哪了?有没有吃饭?西方则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感到奇怪。送客离开时,中国人习惯挽留,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仅微笑作再见就可。7xH阅下文库

在禁忌与习俗方面7xH阅下文库

中国人不喜欢说4,觉得8非常吉利,而西方人不喜欢13。中国人视4为不吉利,因为与“死”同音;而在荷兰语中4却是个喜庆的数字,因为与荷兰语“庆祝”一词的发言相近。中国人通常以登门拜访表现他的热忱,而西方人在拜访前先要跟主人预约,忌突然造访。否则,受访者会感到不快,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了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约好的拜访一般要准时。中国人见面客套时喜欢问去哪,吃饭了没,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西方人对此感到很怪异。“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西方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如有贵客或不大熟的人来访或串门儿,客人离开时,按中国的习惯,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而西方人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如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中国人通常会在女官员、女企业家、女学者、女明星面前遵循女士优先原则,却不理会女翻译、女导游、女陪同、女记者等。而西方人对此一视同仁。7xH阅下文库

7xH阅下文库

关于中西方朋友拜访礼仪差异相关文章: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拜访礼仪差异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见面礼仪差异具体有哪些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接待礼仪差异7xH阅下文库

★ 中西拜访礼仪差异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拜访礼仪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送礼礼仪文化差异7xH阅下文库

★ 中英礼仪的差异7xH阅下文库

★ 浅谈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礼仪文化有哪些差异7xH阅下文库

★ 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差异7xH阅下文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5元/次
支付宝支付
免费下载
公众号:土木建设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验证码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