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思想来思考诗中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更丰富的诗句,了解苏轼内心的精神。一起来看看这首《水调歌头》的教学实录吧。
一、文本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主要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安排三组相关诗歌与这首词的不同词句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写词的背景及苏轼的经历,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认识这首词的及其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苏词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这首词的主题及精神。
2、结合背景材料,了解这首词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苏轼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我们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应当已经对苏轼这位大文人有了一定了解,在这里,我引用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其名著《美的历程》中对他的评价:“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请大家注意,不是“之一”,而是“最”,这个评价言过其实吗?
生:没有
师:的确,人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李白、杜甫。但李泽厚先生又接着指出:“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算多。”这个评价同样也是恰当的,苏轼的词现存三百首左右,这个数量与李杜是无法相比的。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文学成就不如上述几位,但人们对他的喜爱又超过了李杜,可见他的身上必定有独特的魅力。那么,苏轼这种魅力何在?我们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来感受。
2、初读,正音。(学生朗读序并词,老师归纳出读错的词)
师:从词的平仄来说,此处当读“高处不胜(shēng)寒”,平声,意思是“禁不住”。
3、细读,探情。
(1)比较阅读1:
“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这首词可谓千古写中秋的名篇,此后再写中秋,光芒皆被其掩盖。诗的前两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大家知道这两句词化自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在宋人的诗词中很常见,他们称为“偷胎换骨”“点铁成金”。不过,是否点出“金”,还要看个人。苏轼的化用就非常高明,这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可知道李白诗句就少多了。这是因为他并非机械地照抄,而是进行了加工。比较一下两组诗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苏轼在词中突出了一个形象,一个动作。
什么形象?在开头就出现了。
生:明月。
师:“青天”“明月”,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再提示一下:李白的诗也是化自一首唐诗中的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的问题就化自“江畔何年初见月”这一句。“孤月轮”并非说月亮孤独,而是指此刻天空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浮云、星星都消失了。为什么?
生:因为月光太亮了。
师:“江天一色”,什么颜色?
生:银白色。
师:这两句诗在苏轼的词中就化成了一个形象,什么形象?
生:明月。
师: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同样也塑造了一个全白的世界,如何写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作者如何描写西湖?
生:“湖上影子了,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师:原本不大的西湖,此时成了什么样子?
生:一个广阔的世界。
师:在这首词中,苏轼也许也身处一个小小的院落,但他以“明月”“青天”印照,同样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广阔。
师: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中,个人自然就显得如何?
生:渺小
师:苏轼在诗中还突出了一个动作?
生:把酒。
师:与李白诗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朗诵两句诗,先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再读“把酒问青天”“我今停杯一问之”,注意突出诗句中的动作)
师:区别在哪里?
生:气势上有差异,苏轼的诗明显更加豪迈奔放。
师:作为渺小的个人,向如此广阔的世界发出疑问,去探寻宇宙最根本的隐秘,大家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探索精神
(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注重突出词语,把握好快慢节奏)
(2)描绘天上的世界
师:既然青天可以相邀共饮,那么必然也有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这个世界什么样?请大家自己小声读读下面的诗句,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这个世界。(学生自读诗句)
提示一下:这个世界与人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何处看出?
生:“今夕是何年?”
师:今夕不是“丙辰”年吗?
生: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一样。
师:非常好,可见天上的世界也不同于人间。这个世界什么样?
生:美仑美奂。
师:从何处看出?
生:“琼楼玉宇”
师:很好,还有呢?
提示一下:如此美好的世界,苏轼“归去”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高处不胜寒”
师:可见这个世界不仅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寒冷
师:苏轼在这里化用了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明皇所见的月亮是“玉城嵯峨,如万顷琉璃之田”。“嵯峨”,高大,“万顷琉璃”,何等的眩目多彩,但苏轼却在这里加上了“寒冷”的情感。中秋正值盛夏,为何诗人会感到寒冷?
生:这是他的心情的表现。
师:他为何会感到寒冷?
生:孤独。
师:对,词的序言中有“兼怀子由”一句,中秋原本应当是团聚的时刻,但他却与他的弟弟分离了。自然感到孤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谁在“起舞弄清影”?
生:苏轼。
师:“何似”,应当解释为“怎么像”更符合原意。这句诗的意思当为“怎么像在人间呢”?此刻,他又在想象什么?
生:自己仿佛又来到了天上。
师:我们发现,此处苏轼忽而向往天宫,但却又担心“高处不胜寒”,身处人间,却又想象已经来到了天上,他此刻处于什么之中?
生:矛盾。
师:他的内心什么样?
生:纠结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需要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补充材料:本词作于作者知密州之时,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京城政争的漩涡。当时他以激烈的言辞攻击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变法派的猛烈攻击,被迫离开京城。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际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苏轼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被迫与兄弟分散,并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因此内心处于纠结之中。
请大家朗读这一部分,读出苏轼的想象,内心的纠结。节奏可以放慢一些,突出几个词语,哪几个?
生:“归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3)比较阅读2: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接下来作者开始描绘月亮了,请大家朗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照无眠”什么意思?
生:月光照着睡不着觉的人。
师:七年之后,作者在黄州承天寺,同样“无眠”,他干了什么?
生:“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师:那时他同样也描写了庭中的明月,如何写的?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我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两处月光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光什么样?
生:幽静
师:很好,为何要描写“藻荇交横”?
生:有了“藻荇”,表现月光所化的积水的明亮
师:对,并且“积水”如此平静,才可以清楚地看到藻荇。
而在这首词中,月光什么样?
生:“转朱阁,低绮户”
师:什么意思?
生: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下。
师:“朱阁”“绮户”,也是美好的环境,可与上文的“琼楼玉宇”并称,月亮实际没有动,但在作者笔下,月亮什么样?
生:走动
师:我换一个语意相近,但更贴切的词语“徘徊”。是月亮在徘徊吗?
生:诗人自己。
师:为何他在徘徊?
生:内心依然在纠结中
师:“不应有恨”,月亮真的有恨意吗?
生:苏轼他的内心有怨恨
师:这里用怨恨似乎语气过重,他也在这句前面加上了“不应”两字。但他的心中是有些不平的。朗读这几句诗,注意节奏与上文相比,应当快或慢?
生:快一些,表现内心的纠结。
(学生朗读)
师:苏轼在“有恨”加上“不应”两字,他并不觉得应当有这种怨恨,我还要再问一句,这首词中的月光真的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完全不一样吗?《记承天寺夜游》最后三句是什么?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并非每夜有月,也不是每处都有竹柏,月与竹柏在哪里?
生:在他的心中。
师:对,只要心中有这样的明月相伴,就能永远让内心平静。
苏轼在这首词同样写了相似的诗句,什么句子?
“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分离原本就是人生的常态,正如月不可能永远圆满。但为何还能做到“千里共婵娟”
生:心中有明月相伴,即使相隔千里,同样可以共享明月。
(学生朗读这一段,再朗读全诗,体会节奏的变化)
师:此时,苏轼的内心还在纠结吗?
生:已经变得平静了
(4)结合诗句,介绍苏轼经历。
师:大家知道苏轼后来的经历吗?(三年后,“乌台诗案”发生。苏轼入狱半年,九死一生之后被贬黄州,此后,他生命的大半时间都在贬谪流放。他在临终前,写了一首诗,以嘲讽的口吻描写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苏轼的后半生,大半时间都在贬谪中度过,最远到达海南,当时已经年过六十。“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他本人也以为无法回来,只带了最小的儿子及一口棺材渡海)
不过,他也没想到,三年后新帝继位,政坛发生巨大变动,苏轼遇赦放还。当他准备渡海时,乌云滚滚,大雨倾盆。大家觉得苏轼是不是觉得很郁闷?
但是,苏轼没有郁闷,热带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云散雨停,又是一轮明月当空,眼前是一片碧海青天。于是,苏轼再次挥动巨笔,写下一联千古名句: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5)比较阅读3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朗读三段诗文)
师:这三组句子,写于不同时期,都在描写月光,说说其共同之处?
生:平静美丽
师:说得好,不过,我要指出苏轼在写这三组句子时,都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在密州是被外放,在黄州最新经历了生死磨难与长期的贬谪生活,在海南从最边远的流放地返回,那他为何始终能看到平静美丽的月光,在这背后隐藏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生:乐观
师:很好,我再加一个词:豁达。正是有了这种心境,让他可以面对一切艰难。
请大家再读全词,体会苏轼内心情感的变化,最终恢复为乐观豁达。(学生朗读)
4、悟读,感意。
师:回到开头我们所引用的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对苏轼的评价,他如此总结苏轼的成就:“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学生朗读)
根据你的学习,如何理解“透彻了悟”这句话?“透彻”就是看透,“了悟”就是明白。他看透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面对一切挫折,以乐观豁达的心胸来面对
师:说得好,诗人在开头提出的问题他正面回答了吗?
生:没有
师:苏轼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或许他觉得已无必要回答,人无需探究月亮何时来,只需享受眼前的一轮明月,就可以坦然面对世间的一切风云。其实,不仅这首词,我们所学过的苏轼的诗词中几乎都带有这样的。(举例,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接着朗读)
举例:“黑云翻墨未遮山,细雨乱珠跳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后两句的意境与“云散月明”一联相似,只是后者的意境更加开阔。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老栉从我久,齿疎含清风。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旦起理发》)苏轼能用一把掉了齿的梳子梳出空调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是梳出来的吗?
生:源自内心的乐观豁达
师:人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矛盾纠结,只要你的内心保持平静、乐观豁达,就永远可以坦然面对这一切。这就是苏轼在他的作品中给我们的启示,他用自己的诗句为自己,也为中国塑造了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永远有明亮的月光长存。因此他有两句诗,可以作为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九死南荒应不恨,兹游奇绝羡平生”。他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反而觉得如何?
生:自己的一生令人羡慕。
师:非常好,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词,感受这种历经曲折后得到的乐观豁达。
(学生朗读)
5、练习:用几句话写写你从苏轼词中所看到的月光?
四、板书设计
广阔 美仑美奂
渺小 寒冷 徘徊 平静
探索 孤独矛盾 纠结 乐观豁达
五、教后记:
教学这篇文章,源于我去年的教学设计。在备课时,我觉得比较阅读这种方法可取,因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当时的比较有些生硬,只比较李白的《望月怀远》及《月下独酌》,范围过窄,而且这两首诗学生没有学习,也有距离感。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有意识地只停留了前两句,这两句容易理解,并且也比较的内容也很明显。在第一次试讲时,为了突出探索精神,我对“停杯”“问月”这两个动作做了过多的引导,听课的老师也觉得生硬。其实,只要朗读两首诗,就能感受出不同的气势。因此,我在开头,争取尽量让学生读。当然,《春江花月夜》的语句学生理解有一些障碍,我进行了解释。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不自然,这个步骤尚需打磨。
后面,进入对作者内心情感的分析,我着重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因为《记承天寺夜游》是学生重点学习过的文章,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面有关苏轼经历的描述,我曾经补充了一些诗句,但最终都移到了最后,以便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集中思想来思考诗中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更丰富的诗句,了解苏轼内心的精神。在最后一组比较中,我再现了诗中的情感,是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苏轼诗句的场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的障碍。从现场看,学生基本上还是能够在我的引导下理解这首词最主要的。
当然,反思这节课,需要打磨的地方还非常多。开头的所表现的探索精神,是否可以与苏轼的经历相结合,更加贴近他的内心世界?对于其诗歌的,是否能够再深入一些?学生描写月光,能否在多一些实际的指导?这些内容,可能需要我再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反思,沉淀。
上一篇:《沉香救母》教学实录
下一篇:来自《春酒》的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