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

来自 阿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阅来了,今天带来的是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实录,来跟小阅一起感受一下吧。YOD阅下文库

  讲《长沙》之前,让学生看了单元知识——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告诉学生读诗的一些方法,然后才上课。YOD阅下文库

  师:诗歌怎么鉴赏,首先要重视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品味语言。所以下面请大家放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要读出味道来。YOD阅下文库

  (生读)YOD阅下文库

  师:停!让我们一起将这首诗从头到尾读一遍,包括标题和写作时间。YOD阅下文库

  (生齐读)YOD阅下文库

  师:刚才我听大家很认真的读了。我们再来听听配乐朗读,我准备了两个不同的朗读,请大家仔细听,哪一种读法更好。YOD阅下文库

  (多媒体播放朗读,学生认真听)YOD阅下文库

  师:好,大家刚才听了这两种读法,请大家做个评委,哪种读法更好?YOD阅下文库

  (生一致认为后一种更好)YOD阅下文库

  师:为什么这样认为呢?YOD阅下文库

  生:第二种读得有轻有重,有节奏感。YOD阅下文库

  生:第一种太平淡了,没有激情。YOD阅下文库

  ……YOD阅下文库

  师:哦。大家分析得很不错。读诗必须是全身心的投入,把你的个人的情感、个人的理解融入到诗歌中去,并注意节奏和轻重音的变化,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多读,才能明白诗歌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那好,我们就跟着第二种读法一起再读一读。YOD阅下文库

  (放朗诵,学生跟着读。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范读停顿了,而学生没有停顿,于是出现混音,但学生努力在适应,读了一遍后,感觉学生读得不到位,于是又让学生跟着读了一遍,并在旁指导,说诸如“注意,慢下来”“停顿”“快,加快语速”等提示语。如此学生又读了两遍,感觉学生读得差不多了。)YOD阅下文库

  师:好的,我们跟着读了好几遍,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读法了,那哪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YOD阅下文库

  (一生马上举手)YOD阅下文库

  师:好,你来!YOD阅下文库

  (生读,看得出读得很认真,读完后,学生鼓掌)YOD阅下文库

  师:真不错,还有哪位来?YOD阅下文库

  (一生又举手,读,鼓掌。之后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都极欲表现自己,我又点了几位学生朗读,再有学生举手,就打住了)YOD阅下文库

  师:好啊!大家都很积极,也读得很不错,还有很多同学想读,但因为时间有限,就不再一一点名朗读了,请大家课后再认真地反复地诵读。那么下面我们跟着范读读一遍。YOD阅下文库

  (学生再读)YOD阅下文库

  师:好的。刚才我们认真的诵读了这首词,下面我们来探究学习这首词。我想大家像以往一样,先研读,在就不懂之处提出问题。YOD阅下文库

  (生看了一阵,但无人提问)YOD阅下文库

  师:没有疑问了吗?那就表明看懂了,我就请一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受(我知道学生并没有弄懂,虽然告诉了他们鉴赏诗词的方法,但是没有实践过,肯定无从下手。)YOD阅下文库

  (点名学生回答,果然不知鉴赏)YOD阅下文库

  师:这首词的表面意思弄懂了没有?YOD阅下文库

  生:没完全弄懂。YOD阅下文库

  师:那就再给一段时间,对照注释和课后资料,仔细品读。YOD阅下文库

  (生开始自行研读)YOD阅下文库

  师:要注意作者在词中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如此写。YOD阅下文库

  (师巡视)YOD阅下文库

  师:看完了没有?YOD阅下文库

  生:看完了。YOD阅下文库

  师:那好,我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YOD阅下文库

  生:我觉得作者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如诗中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就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YOD阅下文库

  生:作者有忧患意识,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句,就表明作者对国家的忧虑。YOD阅下文库

  师:恩,说得不错。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要深入诗词,也应像散文一样,先了解作者写了些什么,我们首先看作者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深入理解。YOD阅下文库

  (师板书上片、下片,并要求学生总结出内容)YOD阅下文库

  生:上片先写景,后提问,下片写回忆。YOD阅下文库

  师:好,作者写景写了哪些景呢?YOD阅下文库

  生:“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YOD阅下文库

  师:他怎样写的?可以根据诗词内容想象一下,他此时在哪里?YOD阅下文库

  生:站在秋风中,在橘子洲头。YOD阅下文库

  师:是的,他迎面看去的万山是哪里?YOD阅下文库

  生:岳麓山。(因为我们是长沙的,学生很清楚是怎么看的,这一点我们占了地利)YOD阅下文库

  师:那是……YOD阅下文库

  生:远景。YOD阅下文库

  师:后面“漫江碧透”呢?YOD阅下文库

  生:近景。YOD阅下文库

  师:再后面的鹰击长空呢?YOD阅下文库

  生:上面,高处的YOD阅下文库

  师:怎样才能看到?YOD阅下文库

  生:抬头,哦,是仰视。后面看鱼是俯视。YOD阅下文库

  师:是的。就是说诗人的视野很开阔,不仅有远看近视,还有仰视俯瞰,所写的景物空间范围很大,后面又写“万类霜天竞自由”。前面的可以说是特写镜头,后面的“万类”句则是将视野伸展开来,触及到所有生物。我们学习散文时就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这些景物实际是有意蕴的,我们一般提到秋天,会说它哪些特点?YOD阅下文库

  生:萧瑟、凄凉。YOD阅下文库

  师:是的。秋天是白花凋谢、树木枯木之时,但是此时作者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景象呢?YOD阅下文库

  生:一片生机。YOD阅下文库

  师:对,富有生机,而且是有色彩的。山是“红遍”,水是“碧透”,这与一般写秋的景色是不同的,如果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愁苦的,他不会如此写,比如《天净沙·秋思》……YOD阅下文库

  (生背此曲)YOD阅下文库

  师:正因为愁苦,才会描绘枯藤等物,而此处作者描写的是万山、层林,是在长空中搏击的老鹰,那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YOD阅下文库

  生:说明作者心胸开阔,有进取心。YOD阅下文库

  师:我记得初中时学过曹操的《观沧海》……YOD阅下文库

  (生开始背诵)YOD阅下文库

  师:你看,曹操说是去观海,但他仅仅只是看海吗?YOD阅下文库

  生:不是,还看到“日月星辰”。YOD阅下文库

  师:“日月星辰”与海的关系又怎样?YOD阅下文库

  生:大海包容了日月星辰。YOD阅下文库

  师:这表明曹操怎样的心胸。YOD阅下文库

  生:包含宇宙的心胸。YOD阅下文库

  师:所以他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什么志?YOD阅下文库

  生:他的勃勃野心,想一统中国。YOD阅下文库

  师:是的。那么我们来看毛泽东接下来的提问。苍茫大地指什么?YOD阅下文库

  生:中国。YOD阅下文库

  师:那是什么意思?YOD阅下文库

  生:谁来主宰中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YOD阅下文库

  师:这个问题不是一般能提出来的,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不会这么说的,比如我们学过历史,陈胜说过……YOD阅下文库

  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YOD阅下文库

  师:他在耕作时说……YOD阅下文库

  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YOD阅下文库

  师:他最终成就了大事。再看本词的作者,面对当时的时代,他看到那些有生机的景物,心中油然而生豪情,由此提出谁主宰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YOD阅下文库

  师:刚才我们分析下片是写回忆,我们说提出了问题,就要——YOD阅下文库

  生:回答。YOD阅下文库

  师:但下片写回忆,作者是不是没有回答上片的问题呢?YOD阅下文库

  (生讨论)YOD阅下文库

  师:好,停止讨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看法吗?YOD阅下文库

  生:我认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回答了问题,说明是与作者一样的有志青年、同学主宰命运。YOD阅下文库

  生:我认为最后三句话指出了由谁来主宰,“浪”指的是全国人民,“遏”就是阻止,可以引申为控制,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可以主宰国家命运。YOD阅下文库

  生:我基本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但我认为并不是“全国人民”,而是知识分子,有志气的知识分子。YOD阅下文库

  生:我认为下片并没有具体指出是谁,下片的写法比较含蓄,作者回忆了往昔的同学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陈时敝,但具体谁能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作者并没有说出来。YOD阅下文库

  ……YOD阅下文库

  师:讨论很精彩。总结一下大家的发言,有认为是有志青年,有认为是全国人民,有认为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我们鉴赏诗歌,一定要立足原文。我们看回忆的对象是谁?YOD阅下文库

  生:同学。YOD阅下文库

  师:是和他一起求学的同学,作者回忆了他们那时哪些事情?YOD阅下文库

  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YOD阅下文库

  师:那是什么意思?YOD阅下文库

  生:批评时局。YOD阅下文库

  生:他们有志向,希望能干一番大事。YOD阅下文库

  师:我们再看,“中流击水”,一看到“中流”,我们会想到一个成语,是……YOD阅下文库

  生:中流砥柱。YOD阅下文库

  师:“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YOD阅下文库

  (生齐答)YOD阅下文库

  师:好,我们明白了中流砥柱的含义,那就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作者提了一个问,表明心中还有疑惑,再看,这首词是什么时候写的?YOD阅下文库

  生:1925年。YOD阅下文库

  师:是啊,1925年写的。此时离他求学的时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时的同学有的没有联系了,作者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所以用一个问句来结尾,表明他什么心情?YOD阅下文库

  生:哦,可能有的同学志向改变了。YOD阅下文库

  师:对!问句的用意就在这里。如果志向没变,那么这些同学可能会成为国家民族的主宰,如果变了,可能就不是了。所以作者在此处还是含蓄的回答了上片的问题。好,对《沁园春·长沙》,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大家课后再仔细品读,并能够背诵。YOD阅下文库

  本课时的教学,自我感觉不好。只有朗读落实了,但后面的诗歌鉴赏,学生做得不好,我的引导也不很好,基本上学生是在我的提问下完成的,牵了学生的鼻子。YOD阅下文库

  不过,可能刚进高中,要学生就有那样高的鉴赏能力,是不实际的,我希望以后能好一点。YOD阅下文库

  上面是在实验班的基本的实录,在我自己班上时,有一个小变动,就是要求学生自行研读后,有学生提出问题,即不知道全词最后三句话的,后面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过程与上面的基本相同。YOD阅下文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